中醫藥資訊簡索
中醫藥資訊 > 中醫藥發展史 > 秦漢時期的醫學 > 醫藥學家傳記 > 華陀 >

作者:林昭庚 日期: 2011-11-08 07:47:49

華陀

          華陀,字元化,沛國譙(今安徽毫縣)人,大約生於西元二世紀初葉,為東漢傑出的醫學家,《後漢書》和《三國志》均為他專門立傳;華陀年輕時,曾遊學徐州,通曉各種經書,喜愛醫術和養生之學,由於他刻苦鑽研,不怕困難,努力學習,善於總結群眾經驗,所以醫學知識十分淵博,故沛相陳珪和太尉黃琬曾先後多次徵召他做官,但華陀均予辭謝。華陀兼通內、外、婦、兒、五官、針灸各科,尤以外科和針灸著稱,其在外科方面的成就是驚人的,後世更尊奉他為「外科鼻祖」,特別是他發明「麻沸散」,開了全身麻醉的先例,可說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麻醉術做腹腔手術的人,據《後漢書‧華陀傳》記載:「若疾發結於內,針藥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無所覺,因刳破腹背,抽割積聚。若在腸胃,則斷截湔洗,除去疾穢,既而縫合,傅以神膏,四五日創癒,一月之間皆平復。」【1,4】至於「麻沸散」是怎樣被發明的呢?據說古代人在受傷需動手術時,會先捆起病人的手腳,或用棍擊、放血等方法使病人昏厥,然後再施行手術,華陀為了減輕病人痛苦,便根據《神農本草經》中關於烏頭、莨菪子、麻黃、羊躑躅(鬧羊花)等功效的記載,又結合自己的臨床經驗,將洋金花(曼陀羅)等幾種具有麻醉作用的藥物,編成一組藥方,定名為「麻沸散」,接著又從多喝酒能使人醉而不省人事中得到啟發,將麻沸散和酒在外科手術前一起吞服,從此在外科手術中廣泛使用,三國時期,關公在樊城被毒箭射傷右臂,華陀就是在他的傷口撒上麻醉止痛藥-麻沸散,再用尖刀剖開他的皮肉,刮骨療毒,所以當時關公仍能與人喝酒下棋,談笑風生,令在旁的將士敬佩不已,廣為流傳【6,12】。

在《三國志‧華陀傳》所附醫案中,以內科病所占比重為最大,其中有一則治寄生蟲病的醫案,有一次華陀路上遇見一個病人,他雙手按著上腹部,不時地弓下腰作嘔,華陀立即上前診脈,斷定是蟲子逆行,上擾了膽道和食道、咽喉的緣故,華陀對他說:「前面賣餅人的酸菜水,可以止痛。」要病人快去喝一大碗,還開了藥方,讓他過幾天再服;那病人是從縣城專程趕來求醫的,對華陀的話半信半疑,但還是照辦,後來果然就不痛了,喉嚨裡也不再難受作嘔,幾天後,再服下中藥,居然吐出一條又長又粗的蟲來;後來那病人特地來拜謝華陀,可惜華陀不在家,他進入陳設簡樸的堂屋裡,看見北面牆上掛著許多蟲,大吃一驚,蟲的大小不等,已經僵硬了,和自己吐出來的形狀一模一樣,於是,他更加敬佩華陀的醫術,其實蛔蟲對人體的危害很大,可是長期以來不被人們認識,一千七百多年前的華陀,卻能根據症狀準確地辯證,並懂得用酸味安蛔,再用中藥驅蛔,直到今天,民間還保留了飲酸醋治療蛔蟲性腹痛的辦法【15】。

華陀治病並非固守一格,他往往採用靈活多樣的方法來進行治療,其在診病的過程中貫徹了辨證論治的原則,能採用同病異治的方法,因而收到了滿意的效果;除此之外,《三國志‧華陀傳》亦記載了一則婦產科病案,為醫治李將軍妻子傷娠,這則診斷雙胞胎的醫案,是史書中有關母腹內長期留有死胎的最早記錄;一位李將軍的妻子生病,請華陀診治,華陀切脈後,認為是妊娠受傷而且胎兒未生下,李將軍告知華陀胎兒已生,但他仍堅持自己的看法;幾天後,他妻子的情況稍有好轉,但幾個月後又覺得腹痛難忍,只好又把華陀請了來,華陀把完脈後,告訴李將軍說,夫人脈象和以前一樣,因為她懷的是雙胎,先生下來的胎兒失血多,影響了後一個胎兒,現在這一個胎兒又死在腹中了,於是就替李夫人扎針,還開了湯藥給她服用;兩天之後,夫人腹中有了明顯的感覺,但胎兒卸不下來,華陀斷定是死胎枯乾,藥力已經推不動了,必須動手術取出來,否則母親性命難保,他立即指導侍女取胎,結果得到一個死胎,其人形可辨,但顏色已經完全變黑了【1,2,4,9,10,11】;由此可見華陀亦擅長婦產科疾病,能精確診斷,對疾下藥,而且有自己獨特的創見。

華陀在針灸方面有其獨到之處,治療手法簡便易行,處方用藥不過數種,針灸取穴不過數處,便能治癒疾病,其特點為取穴精要、扎針深、注重針感傳導、療效神速;據《三國志》本傳介紹:「若當灸,不過一二處,每處不過七八壯,病亦除。若當針,亦不過一兩處。下針言當引某許,若至,語人,病者言已到,應手拔針,病亦行差。」足見其針術之精【4】,華陀最早發現「夾脊穴」,即自第一椎之下至第十七椎下,每椎從脊中行旁開五分處取穴,左右共三十四穴,這組穴位能治療咳嗽、喘息、腰背部酸痛等慢性疾病,後人為了紀念華陀在針灸方面的貢獻,就把這組穴位叫做「華陀夾脊穴」【11】。華陀不僅為廣大患者治病,還親手配方抓藥,《後漢書‧華陀傳》說他「精於方藥,處劑不過數種,心識分銖,不假稱量。」毫無疑問,這是經過長期實踐的結果;除此之外,他又積極從事醫學教育,培養了不少有作為的學生,較著名的除了史書中提到的吳普和樊阿之外,還有梁代阮孝緒《七錄》中提到的李當之等【4】。

另外,他很重視養生學,並發揚古代「上工治未病」的預防方法,揚棄了秦、漢盛行的方士服石,企圖求得長生不老的方法,矯正了過去只重單純治療的觀點,華陀在醫療體操方面的貢獻,更是不遺餘力,對後世影響頗大;在西漢時期主要以模仿熊、鳥、鳧、猿、鴟、虎等動物的動作作為導引術式,華陀在繼承發揚前人成果的基礎上,經過認真的篩選和改進,創制了一套有名的醫療體操-「五禽戲」,其影響遠遠地超過了以往的任何導引術式,他強調堅持體操運動是強身之本,運動可以使血脈流通,消化加快,還可以預防疾病,這實際上已意識到運動有加快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的作用,他模仿虎、鹿、熊、猿、鳥的動作,創造了一套精彩的導引術式,可使得肌肉關節活動自如,進而促進人們的健康,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華陀的「五禽戲」有其獨特的風格和優點,模仿五種動物的動作,都有不同的健身作用:第一,取法虎的動作,勇猛力大,威武剛健,常練可使四肢粗壯,增長氣力;第二,模仿鹿的姿勢,心靜體鬆,動轉舒展,常習可伸引筋脈,腰腿靈活;第三,效法熊的動作,步履沉穩,力撼山岳,常練可倍增力氣,促進血脈流通;第四,效法猿猴的活動,敏捷機靈,縱跳自如,攀援輕盈,喜搓顏面,常練使人頭腦清醒,動作輕舒靈敏;第五,比擬空中飛鳥,悠然自得,高翔輕落,常練可使動作輕快,心情舒暢;華陀本人堅持操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其學生依照這套導引動作進行鍛鍊,更是達到了健康長壽之目的。華陀提倡積極的體育鍛鍊,在中國體育史上亦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並留下了光輝的一頁【4,10】。




作者簡介
前言
第一章遠古時期的醫學
    第一節時代背景...
    第二節傳說中的醫藥學家
        神農氏
        黃帝
        歧伯
        雷公
        桐君
        伏羲氏
第一節時代背景...
    第一節時代背景...
    第二節醫藥學家傳記
        伊尹
第三章春秋戰國時期的醫學
    第一節時代背景...
    第二節醫藥學家傳記
        醫緩
        醫和
        秦越人
第四章秦漢時期的醫學
    第一節時代背景...
    第二節醫藥學家傳記
        淳于意
        張仲景
        華陀
第五章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醫學
    第一節時代背景...
    第二節醫藥學家傳記
        董奉
        王叔和
        皇甫謐
        葛洪
        
        陶弘景
第六章隋唐五代時期的醫學
    第一節時代背景...
    第二節醫藥學家傳記
        巢元方
        孫思邈
        王冰
第七章宋遼金元時期的醫學
    第一節時代背景...
    第二節醫藥學家傳記
        王惟一
        錢乙
        劉完素
        張元素
        李杲
        張從正
        朱震亨
第八章明代的醫學
    第一節時代背景...
    第二節醫藥學家傳記
        汪機
        李時珍
        王肯堂
        張介賓
第九章清代前中期的醫學
    第一節時代背景...
    第二節醫藥學家傳記
        吳瑭
        王清任
第十章清代後期與民國時期的醫學
    第一節時代背景...
    第二節醫藥學家傳記
        張錫純
        唐宗海
        惲鐵樵
        焦易堂
    第三節兩岸醫藥發展
        大陸中醫藥...
        臺灣中醫藥...
結語
參考文獻